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开展教育博士生专业实践教学活动 把论文写在教育强国建设一线
“扎得深、视角广、学得透,这是一次转变观念、更新理念、丰富经验、提升认知的宝贵之旅。”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2022级教育博士生陆雅莉说。
秋季新学期一开学,按照课程安排,清华教育研究院组织2022级22名教育博士生分赴深圳、桂林和郑州开展专业实践活动,“零距离”触摸教育管理和教学一线的脉搏。
这是清华教育研究院首次组织整个年级的教育博士生集体开展专业实践活动。7天时间、3支团队、25家单位、11篇案例报告,是教育博士生们交出的最直观的答卷。
如何立足教育博士培养定位,设计适合的专业实践培养方式?这是全国教育博士培养单位面临的共同难题,也是清华教育研究院在努力提升教育博士培养质量中着力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必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扎根中国大地做教育研究,把论文写到教育强国建设的一线”,清华教育研究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循环往复,不断深化认知水平,这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契合教育工作的要求,值得尝试。”清华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说。
经过系统调研、反复论证,清华教育研究院决定,从2022级开始组织教育博士生到各地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并提前做好课程设计,配备充足师资队伍指导支持。
9月10日下午,郑州实践支队的队员们一放下行李,就乘车赶往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开展了一次“学习焦裕禄精神 担当新时代使命”红色教育活动。队员们参观焦裕禄纪念馆,瞻仰焦裕禄烈士陵墓,并重温入党誓词。
又红又专,是清华一直坚持的育人理念。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专业实践活动的政治性和时代性,教育研究院专门要求各支队分别成立临时党支部,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一次红色教育活动,真正把党建和专业实践有机融合起来。
为帮助教育博士生更好地开展专业实践活动,教育研究院安排了3次“行前工作坊”,分别从案例撰写、调查设计和方法、调查方案研讨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涉及选题、文献综述、访谈提纲、设计问卷等。队员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和研讨,紧密围绕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深入教育部门、大中小学和企业探寻答案。
深圳支队以“问道科技创新,建设人才强国”为主题,就“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硕士实习机制的实践与探索”“工科研究生双导师制的现状与问题”等话题,分别前往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方科技大学、平安科技和优必选等高校和企业开展实践调研。桂林支队关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前往桂林市教育局、桂林理工大学等,深入了解“广西高校国际化办学现状分析”“产教融合培养工程人才改革实践及培养成效”等情况。郑州支队赴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学科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认真调研。
根据专业实践活动方案,调研小组在带队教师的指导下,总结调研成果,形成案例,努力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并积极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争取为相关单位破解难题、改进工作提供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
清华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惠琴表示,专业实践教学活动验证了教育博士培养改革路径的价值,增进了今后持续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未来,研究院将坚持“融合创新、立德树人”理念,以“培养优秀人才、探究高深学问、服务社会民生”为使命,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教育博士。
作者:张威 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