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1-090-792
小程序
|
关注我们
登录/注册
请选择高考地区
福建
院校对比

宿州学院

收藏

普通本科丨综合类丨公办

官方电话: 0557-2875361,0557-2871081,0557-3685022

官方网址:http://www.ahszu.edu.cn/ http://www.ahszu.edu.cn/zs/

宿州学院2017年招生专业简介

时间: 2017-06-13 来源: 教育部 浏览量: 5413 收藏

信息工程学院

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按大类招生,两年后根据学生志愿和成绩,自主选择专业;2017年教育部新批专业,安徽省第一家开设此专业的高等院校)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能在大数据开发、大数据分析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及其他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机器学习导论(Python)、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大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应用统计学及R语言应用、数据挖掘与分析、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

专业特色:为满足社会各行业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培养方案中明确了大数据开发与大数据分析两个专业方向。在培养模式上,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与知名大数据企业联合,突破传统3+1的教学培养模式,采取全程嵌入式校企联合教学培养模式,将课程教学、工程实践、行业理念实现无缝结合,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去向:可到企业、政府、银行、医院、金融、互联网等领域从事大数据平台搭建、大数据开发、大数据平台运维、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等相关工作。

2.软件工程(按大类招生,两年后根据学生志愿和成绩,自主选择专业;省级振兴计划新专业建设、省级卓越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省级教学团队)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软件工程基本理论、工程化软件开发方法及测试方法,具有较强的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能力、软件测试能力、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与实施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Oracle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Android系统开发基础、软件测试技术、软件项目管理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拥有一支学缘结构良好的省级教学团队和多个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省级专业改造项目等,并与多家知名服务外包企业联合,采取3+1嵌入式校企联合教学培养模式,将课程教学、工程实践、行业理念实现无缝结合。以实训方式为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应用所学技能的能力,完成对学生实践能力和项目经验的培养目标。

毕业去向:可在科研、教育、生产、服务等领域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及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或在软件开发公司、系统集成公司、软件评测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技术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软件测试、程序编制、应用软件系统维护工作。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按大类招生,两年后根据学生志愿和成绩,自主选择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计划、省级教学团队)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分为软件开发和嵌入式系统开发两个培养方向。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JAVA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2EE开发技术、Android移动设备应用程序开发、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践等。

专业特色:本着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企业和高校的深度合作,与北京、深圳、上海等多家知名IT企业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安排学生实习实训。

毕业去向:软件开发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可在软件企业、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科研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开发、实施与维护等工作。嵌入式系统开发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可在通信、金融、商业、交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从事嵌入式系统规划设计、嵌入式系统应用编程等工作。

4.网络工程(按大类招生,两年后根据学生志愿和成绩,自主选择专业省级振兴计划新专业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第一线,掌握与网络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数学和人文知识,掌握与网络相关的计算机、通信、电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思维和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能胜任网络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网络应用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维等工作的专门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交换与路由技术、网络协议分析、网络软件开发与设计和分布式网络开发基础等。

专业特色:网络工程专业是安徽省振兴计划专业改造项目,安徽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专业,与北京神州数码网络科技公司、杰普教育集团等企业联合,突破传统3+1的教学培养模式,采取全程嵌入式校企联合教学培养模式,将课程教学、工程实践、行业理念实现无缝结合。实训课程由企业项目经理负责授课,以实训方式为主,激发学生应用所学技能的能力,完成对学生项目经验的培养目标。

毕业去向:可在互联网业务提供商、智能终端制造商等企业,从事网络应用项目开发、系统集成、技术支持,智能设备运营、安装、维护、服务及管理等岗位工作。

5.物联网工程(按大类招生,两年后根据学生志愿和成绩,自主选择专业省级振兴计划新专业建设)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技能,通过大学生单片机以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设计竞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物联网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及其他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物联网导论、JavaWeb程序设计、Oracle数据库及应用、大型分布式网站架构与设计与实践、Python技术开发、物联网信息安全、Java EE技术、复杂工程项目、ARM体系结构与接口技术(STM32)、数字图像处理、物联网工程与设计以及网页设计及架构等。

专业特色:安徽省振兴计划项目新建专业。方向分为嵌入式方向和物联网工程应用,以物联网工程应用为主;2016年联合安徽大学成立了农业生态大数据实验室。目前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主要有三个:物联网基础实验室开展近距离通信技术,RFID技术以及云平台服务以及基础的传感器实验;物联网智能实验室能够立体展示智能农业,智能交通、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和积水监测系统实验,是一个综合的开放性的实验室,支持同学们自主研发;移动互联实验室可将无线传感网、WIFI以及有线网络等几种网络进行融合,通过实例展示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架构。在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设置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性和创新实践性,坚持学习关键技术与学科竞赛并重,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去向:可到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能保健及智慧城市等物联网相关公司、事业单位、学校从事与物联网有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与教学等工作。

联系人:宋启祥 联系电话:0557-2871033(O)、2871028(O)

数学与统计学院

1.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面向金融行业和经济部门,培养能够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数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具有在金融、经济领域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数量分析、管理决策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1、2、3)、高等代数(1、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数值分析与实验、数学模型方法与实验、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数学、国际金融、金融工程学、货币银行学、投资银行学、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金融风险管理等。

专业特色:坚持“夯实数学基础、注重与金融学科交叉、强化实践训练”,强调数学、经济学、金融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的交叉融合,充分体现数学与金融相结合的特色,注重用数学解决经济和金融问题能力的培养。

毕业去向:可在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和经济部门从事预测分析、项目开发、实际操作或管理工作。

2.经济统计学(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经济统计学理论方法与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统计理论和经济数量分析方法,能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具有使用计算机分析处理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计量经济学、抽样技术与应用、社会经济统计、投入产出分析、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市场营销学、统计指数理论与应用、数据库原理、统计预测与决策、统计咨询等。

专业特色:统计方法与经济发展相融合的新型专业。坚持“夯实统计方法、注重与社会经济学科交叉、强化统计在经济中的应用”,充分体现统计与经济相结合的特色,注重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能力的培养

毕业去向:可在统计、金融、财税、证券行业或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统计、信息管理、经济管理、数量分析和统计应用与开发等相关工作。

3.应用统计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知识、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具有在大数据背景下获取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在经济、金融、保险、商业、管理等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素质的统计应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应用回归分析、计量经济学、抽样技术与应用、随机过程、国民经济核算、投入产出分析、物流管理、统计模型、市场调查与分析、综合评价方法、试验设计等

专业特色:秉承“CDIO”的教育教学理念,强化数理基础理论、统计应用方法、计算机软件应用、经管应用知识等方面的教学和实践,依托“课堂、校园、社会”三个平台,开展各类统计调查咨询服务进行实践教学,培养对统计调查工作或项目开发具有构思、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

毕业去向:可在企事业单位以及经济部门从事统计、市场调查、经济预测、经济信息分析等统计应用的相关工作。

4.金融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具备金融学、数学和统计学知识,能够熟练的应用计算机,从事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工商及投资等行业领域的咨询、金融业务、金融产品研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金融工程、时间序列分析、证券投资学、金融数学、网络金融、金融会计、金融法规、金融统计、保险精算、利息理论、金融衍生工具、固定收益证券、金融风险管理、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投资组合理论等。

专业特色:借鉴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通过产学研、校企合作、职业资格教育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理财、投融资以及风险管理方法与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从事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相关经济金融领域并具备金融产品的定价、营销、分析和策划等开发研究工作。

毕业去向:可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相关经济金融领域从事金融产品的定价、营销、分析和策划等具体工作。

联系人:宁群 联系电话:0557-2871035(O)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专业、省级振兴计划新专业建设、省级卓越教育人才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宽厚的现代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能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开发与科研、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机床、冲压模具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CAD/CAM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

毕业去向:可在企业从事模具设计、制造工艺编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成型产品质量分析检验及生产管理等工作。

2.电子信息工程(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计划)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理论知识较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和开发的“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应用、EDA技术、PLC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

毕业去向: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和开发工作,也可从事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3.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从事通信系统研究和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理论知识较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从事移动通信、计算机通信、多媒体通信及信息处理技术等通信领域研究、设计、应用和开发的“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单片机技术、EDA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微波技术与天线、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多媒体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射频通信电路、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毕业去向: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和开发工作,也可从事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电气传动的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研制开发等工作的“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供配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

毕业去向:可以从事各大厂矿、企业的电气工程、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以从事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联系人:郭焕银 联系电话:0557-3681973(O)、2871036(O)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1.生物技术(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发酵工业、医药、环保业等相关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工艺学、生物技术大实验等。

专业特色:围绕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人才竞争力为出发点,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在制定的培养计划中明确了生物制药技术和发酵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重视并加强对学生思维和技能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产品及生产工艺的开发、生产管理、质量监控等方面的核心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毕业去向:主要面向现代生物发酵技术企业、生化制药企业、各级检验检测部门等企事业单位。

2.食品科学与工程(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专业、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政治文化素质、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能在食品领域相关单位从事工程设计、生产管理、过程控制、食品物流、资源利用、产品开发与销售、食品生产和食品检测检疫、食品质量管理、安全评估与监督、科研、教学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分析、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工艺学、食品加工工艺综合实验与设计、食品工厂设计等。

专业特色: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把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分类别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设置食品生产加工、品质控制、产品研发与工程设计三个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模块,食品加工和食品检测检疫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学生在校期间可报考食品检验工、营养师、审核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

毕业去向:可到食品、生物、农业及轻化工等领域的相关企业、工业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生产技术管理、产品开发、工程设计、技术品控咨询、市场运营、科学研究与教学等工作。

3.食品质量与安全(省级振兴计划新专业建设)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一定创新创业能力,掌握食品安全学、食品营养学、食品毒理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测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性检测、监测、评价、预警、控制、认证、标准和法规制定及食品质量安全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及检验、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安全性评价综合实训、食品标准与法规等。

专业特色:围绕“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培养食品检验检疫、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定位,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以食品检测、食品质量控制和管理、食品加工基础三个专业核心能力为主导,搭建工程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突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实践性和工程性,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去向:可在食品企业、商检、卫生防疫、海关、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医院、社区、餐饮业、科研院所及有关社会中介机构等部门,从事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认证、安全性检测、评价、预警、标准和法规制定及食品质量安全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联系人:高贵珍 联系电话:0557-2871037(O)、2871067(O)、2871681 (O)

化学化工学院

1.应用化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应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及其他工作的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结构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实验等。

专业特色:为满足新能源、新材料、化工、环境保护等行业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制定的培养计划中明确了分离分析和材料科学两个专业方向。在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设置上注重培养专业性和开拓视野,坚持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并重,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去向:可到化学、化工、石油、冶金、材料、制药、食品、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商检等企事业、大专院校、科研部门从事与化学有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科学研究与教学等工作。

2.化学工程与工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专业、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较好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管理、开发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化学反应工程、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工热力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工艺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化工设计(含实验)等。

专业特色:以适应社会经济和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准绳,结合“一条主线、二大平台、三个层次、四大模块”的实践教学方式,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为重点的人才培养体系。满足社会对能源化工、技术应用开发及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毕业去向:可到化工、能源、环保、医药、轻工、冶金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及技术管理、产品开发、工程设计、检验与分析及科学研究等工作。

3.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过程原理、装备与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基本技能、工程实践、互联网技术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在成套设备技术、控制系统工程等领域从事过程装备研究、设计、制造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与CAD、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过程原理与设备、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金属工艺学、过程装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过程装备制造技术等。

专业特色:立足岗位需求,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突出培养从事过程控制工程领域的生产研究、设计、开发和经营管理等能力。在校期间学生除获得毕业证外,还可获得一门或一门以上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毕业去向:可从事化工、炼油、医药、轻工、环保等过程设备与过程计算机自动控制的设计、研究、开发、制造、技术管理和教学等工作,对于与机电类有关的工作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4.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及社会责任感,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以及电子技术基础、系统扎实的材料学基础理论,掌握新能源材料和新能源器件的设计原理、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等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创新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化工原理、材料现代测试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应用、材料化学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适应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是由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多学科交叉,以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备工程技术为培养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专业。

毕业去向:可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电力、航天航空、信息、交通等领域的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器件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

联系人:王红艳 联系电话:0557-2871072(O)、2871073(O)、2871736 (O)

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

1.地理科学(师范、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地理科学思维和地理科学技能的训练,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具备从事地理教学和研究、地理实际应用等各种基本能力,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气象学与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地图学、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中学地理教学法、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环境学概论、遥感原理与应用等。

毕业去向:可在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或在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事业部门从事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2.测绘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常规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城市与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其测量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和实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测绘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数字化测图技术、遥感原理与应用工程测量、控制测量、GPS测量原理与应用、测量程序设计、数字摄影测量、地籍测量等。

毕业去向:可在国土管理、城市规划、市政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矿产资源开采、以及勘测设计、科研和教学等部门工作。

联系人:张生 联系电话:0557-2871723(O)、2871038(O)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1.地质工程(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计划)

培养目标: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基础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土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接受相关的工程训练,能在地质工程相关专业就业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安徽省特色专业,是宿州学院优势专业,在教学科研方面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通过近年来的努力,依托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如皖北煤电集团和中铁集团等)形成了产学研一体的专业特色。本科专业就业率达到95%,近两年研究生报考录取比近100%,且70%以上被985、211院校录取。

毕业去向:可在工程地质调查,工程施工、岩土施工、水文地质调查、地质环境保护、能源矿床勘查开采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就业。

2.资源勘查工程(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扎实掌握资源勘查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能够在资源勘查、工程勘查和资源应用等领域从事研究和开发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资源勘查学、能源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灾害地质学、工程与环境物探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专业。教师科研能力强,近三年来获批了国家自然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及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依托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有国内一流的实验实训条件。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科研项目训练的人数占学生总数的30%。具有多个实习实训及就业一体化基地,就业率95%以上,研究生报考录取率近90%。

毕业去向:可到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水工环地质调查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理论研究及技术服务。

3.土木工程(高需求高就业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顺应国家经济发展与地方建设需要,通过扎实、系统的理论学习及工程实践,使学生掌握现代化工程建设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获得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管理等职业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为其成为土木工程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打下深厚的基础。

主要课程: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新型建筑材料、钢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基础工程、土木工程造价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学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师资结构合理,专业实验室(国家专项岩土工程实验室)建设位于省内高校前列。依托中铁四局、中煤三建等实习单位形成了“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办学特色。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使得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毕业去向:可在与土木相关的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的相关管理部门,也可以在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房地产公司、工程咨询公司、监理公司等就职。

4.交通工程(高需求高就业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交通工程和系统规划、设计与控制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等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道路勘测设计、交通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规划、交通分析、路基路面工程、交通工程经济、功能路面结构与材料等。

专业特色:以轨道交通为特色,以公路、铁路以及城市交通为主体服务对象,融交通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为一体,“工管并重、公铁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高铁、地铁等城市交通设施的发展对该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就业形势好。

毕业去向:可在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地铁运营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公司、轨道交通设备研发生产企业、公共交通企事业单位、智能交通生产研发单位等就业。

联系人:孙林华 联系电话:0557-2871062(O)、2871065(O)。

商学院

1.会计学(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知识,掌握现代会计理论,具有分析、解决会计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经济法、税法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省级会计学专业教学团队。为满足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培养方案中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专业课程设置上创建了特色鲜明的以就业为导向的“3.25+0.75”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多证书”教育。同时,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实习实训项目与学科专业竞赛有机结合,通过专业技能实践、综合模拟实训、毕业实习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去向:可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党政机关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税收筹划、内部控制、审计等职能岗位工作。

2.财务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管理、经济、会计和理财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财务管理的技巧和方法,熟悉有关经济法律法规,具备较强的财务管理、投融资管理、公司和个人理财、资本运作等方面综合素质和能力,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能够满足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能够在地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分析与决策、金融理财、资产评估及其他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高级财务管理学、成本管理学、投资学、融资学、财务分析、金融市场学、管理会计学等。

专业特色:为满足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对财务管理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培养方案中明确了企业财务、金融投资与会计实务三个专业方向。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并重,在坚持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与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实习实训与专业技能大赛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同时,开展“多证书”教育,创建特色鲜明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毕业去向:可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等从事财务管理、会计实务、金融理财、资产评估及财务策划等工作。

3.国际经济与贸易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熟悉经济学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流程,熟练报关、报检、单证、货代等外贸业务,精通一门国际通用的外国语言,能够熟练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从事外贸业务等涉外经济工作,具有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国际货运代理、跨境电子商务、跟单实训、国际货运保险、国际物流、外贸英语函电、国际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听说等。

专业特色:为满足外贸行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明确了贸易单证和跨境电商两个专业培养方向。专业核心课程注重培养专业性和开拓视野,并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着力点。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去向:可在涉外企业从事报关员、外销员、单证员、跟单员、报检员、货运代理、文秘人员等相关职位,亦可在政府、银行等涉外部门从事进出口业务管理等工作。

4.市场营销(省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具有“扎实的工商管理学科基础知识、卓越的市场营销专业思维、踏实勤勉的职业心态”富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营销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营销渠道管理、销售管理、整合营销传播、服务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学等。

专业特色:为满足各行业对于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建立了“学科基础知识启蒙—专业课课堂教学积累—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大赛拓展—企业实战提升”的教学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性、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本专业注重产学研合作教育,学生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国内多家大中型商业企业建有产学研合作育人平台。

毕业去向:可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非盈利性组织从事市场调研、管理咨询、网络营销、销售管理、市场拓展、品牌塑造、媒介传播、连锁门店管理、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5.电子商务(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综合素质优良,具备管理、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及电子商务方面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适应地方、行业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的具有电子商务策划、开发、运作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电子商务安全与管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网络支付与结算、网络营销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物流、客户关系管理、INTERNET网络编程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下设电子商务web技术开发、网络营销、商务信息管理三个方向,实践性强,有大量的实习实训环节,在国内许多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如京东商城、杭州东方电子商务园等)建有实习基地,校内实习超市、网络超市提供专业实训平台,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应用能力。

毕业去向:可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市场开发管理、电子商务web技术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联系人:徐公伟 联系电话:0557-3681149(O)、2875796(O)

文学与传媒学院

1.汉语言文学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和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写作、美学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具有高学历、高职称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师资优势,主要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实际就业的要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学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联系实际的专业研究能力。

毕业去向:可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企事业单位文员及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的工作。

2.新闻学(省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系统的新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够适应传媒产业及新型媒体发展需要,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及良好职业素养,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新闻学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媒介融合理论与实务、数字出版物设计与制作、新闻编辑、新闻采访、新闻写作、非线性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等。

专业特色:依据市场需求设计课程体系,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实践平台丰富。已建设报纸编排、非线性编辑、演播厅、数字媒体等实训室,举办报纸版面、网页设计、摄影作品比赛、展览,开展电视摄像、摄影等课外实践活动,凸显专业应用型特色。

毕业去向:主要面向各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文化出版单位、各级各类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的新闻、宣传、公关、文秘等部门,从事记者、编辑、新媒体运营、主持、传媒经营管理、公关文秘等工作。

3.文化产业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具备较深厚的文化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人文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广阔视野、先进理念和社会责任,熟练掌握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企业经营专业知识、文化政策和法律知识,能够在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媒体等部门从事创意、经纪、管理、教育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文化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营销、跨文化传播、新媒体理论与实务、广告学理论与实务、影视创意与制作、会展产业经营管理、文化市场调查与预测、文化资源开发与规划、文化旅游策划与运营等。

专业特色:培养具有“懂鉴赏、会策划、能经营、善管理”四大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打好文化基础知识和文化产业管理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注重实践教学,突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综合运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根据不同学年阶段实行专项教学指导,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注重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内实训条件的建设,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管理实践应用水平。

毕业去向:可到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机构、艺术产业机构、文化媒体等部门从事文化管理、媒体策划、品牌推广、会展策划、广告策划、企业文化建设、网络媒体营销、教育培训等工作。

联系人:蒋宗霞 联系电话:0557-2871058(O)、2871031(O)

外国语学院

1.英语(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较强的适应性与创新精神,广博的人文素养,良好的道德、心理和身体素质;熟知教育学、心理学、现代英语教学等方面的理论,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熟练运用英语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语言学、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等。

专业特色: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英语专业兼具人文性质、工具性质和英语教师职业应用性质,积极拓宽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口径,强化专业基础,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与科学理性素养,培养学生从业所需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毕业去向:可在普通中学、职业中专、培训机构担任英语类课程的专职教师及教学管理工作;或在文化、外贸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

联系人:李加强 联系电话:0557-2873575(O)、2875835(O)

管理学院

1.旅游管理(安徽省提升计划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旅游服务技能,适应中国旅游发展需要,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的中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旅游经济学、客源国概论(双语)、领队实务(双语)、旅游地理学、旅游英语、旅游规划与开发、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法规、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旅游产品开发与线路设计等。

专业特色:实行“3+1”培养模式,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地合作、服务区域发展,立足皖北、服务安徽、面向全国,加强与地方旅游局、地方旅游景区和旅行社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强素质教育、注重技能培养,实施多证书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毕业去向:专业秉承“去最发达的地区,进最有影响力企业”的发展理念。毕业后可在旅行社从事导游、计调、咨询等工作,在景区从事经营、营销、管理等工作,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规划、旅游咨询等工作。

2.工程管理(省级振兴计划新专业建设)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的技术知识,掌握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项目管理(双语)、工程项目审计、房屋建筑学(双语)、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制图与cad、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工程监理理论、工程经济学等。

专业特色:突出实践教学,“3+1”模式培养,三年校内理论课与实践课学习,一年校外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突出养成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注重社会责任感培养;突出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到最发达的地区和最有潜质的企业合作,并不断融合发展;突出多证书,设置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关课程,实施多证书教育,培养学生的优良素质和专业能力。

毕业去向:直接进入建设投资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等从事工程管理及相关工作。

3.物业管理(省级振兴计划新专业建设)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物业管理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现代管理基本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与物业管理相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计算机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从事物业管理与物业资产经营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房屋建筑学、物业设备设施管理、物业财税管理、社区管理、物业管理法规、物业客服管理(双语)、现代服务业管理(金钥匙)、服务营销(双语)、物业管理招投标、物业估价、物业管理实务、物业经营管理等。

专业特色:采用“3+1”以及渐变式的“2+1+1”培养模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到最发达地区与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深度合作,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加强创新创业训练,强化素质教育。

毕业去向:可去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品牌物业管理公司就业;或在大中型房地产企业或物业公司从事经济分析、投资控制及评估管理工作;或在各级物业投资和建设领域从事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工作;或在工程咨询机构从事投资规划与实施工作。

4.酒店管理(安徽省提升计划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酒店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健康养生与点菜艺术、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双语)、中餐服务与管理、西餐服务与管理(双语)、前厅管理与金钥匙服务(双语)、客房管理与管家服务、酒店营销与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领班主管实务、宴会设计、酒店情景英语等。

专业特色:采取“3+1”培养模式,“课内实训”、“集中实践”、“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相结合;校企合作高端化、国际化,与国际顶尖酒店管理品牌(Fairmont费尔蒙,Hilton希尔顿,Marriott万豪等)和国内大品牌(开元)深度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实现学习就业一体化、校企合作高端国际化,着力打造省内一流、全国有影响力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毕业去向:专业秉承“去最发达的地区,进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企业”的发展理念。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国内外高星级品牌酒店从事文职、管理、培训等工作;在各地区行业协会、会展中心等从事行业管理。

5.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掌握房地产领域的技术知识,掌握与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相关的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综合素质,面向房地产行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屋建筑学、工程造价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双语)、BIM技术应用、房地产市场营销(双语)、房地产项目策划、房地产经纪概论等。

专业特色:实行“3+1”培养模式,充实理论教学、课内实践、技能大赛、专业实践、顶岗实习“五位一体”的教学体系;立足安徽,服务长三角、面向全国,依托“产学研用”资源优势,打造“校企政”三方联动的实践平台;加强创新创业训练,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强化学生社会责任培养和素质教育。

毕业去向:专业秉承“去最发达的地区,进最有潜力的房产企业”,能够在房地产项目策划、投资分析、项目开发管理、项目市场营销及后期运营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咨询、教学和研究等工作。

联系人:吴玲 联系电话:0557-2871683(O)、2871026(O) 17755781550

音乐学院

1.音乐学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学基本理论、音乐实践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同时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够在教育、文化、社会音乐从业机构等领域及部门,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及研究、音乐制作、编辑、评论、管理、舞台表演、文化宣传与推广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声乐、钢琴、舞蹈、合唱指挥、视唱练耳、和声、乐理、钢琴即兴伴奏、曲式、歌曲写作、中国音乐史、欧洲音乐史、西洋管乐、小提琴、二胡、古筝、笛子等。

毕业去向:可在学校或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工作,以及与音乐相关的实际应用与管理工作。

2.舞蹈表演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舞蹈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舞蹈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古典舞、芭蕾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不同舞种的风格及其分析方法、审美特质,同时应具备教授这些课程的能力和方法。具有舞蹈表演、舞蹈创作、舞蹈评论的初步能力,了解舞蹈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芭蕾基训、古典舞基训、民族民间舞蹈、安徽花鼓灯技术技巧现代舞基训古典舞身韵舞蹈艺术概论、中西方舞蹈史舞蹈赏析、剧目排练、舞台编导理论、舞台化妆、音乐制作等。

毕业去向:能够在高、中等专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联系人:顾大海 联系电话:0557-2871086(O)、2871089(O)

美术与设计学院

1.视觉传达设计(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视觉传达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围绕广告设计、书籍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UI设计等方向,为广告公司、企业宣传策划、新闻出版传媒机构等业务部门培养具有创意设计、策划管理能力,并具备视觉传播教学、科研工作潜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概论、平面设计史、图形语言表达、文字设计与创意、插画设计、广告创意与表现、移动端界面设计、影视广告创意与后期制作等。

专业特色:遵循“循序渐进、与市场接轨”的培养理念,紧密结合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潮流,大胆探索,错位争先,走应用型特色办学道路,以培养能从事传统视觉传达领域设计以及针对新媒介平台的相关视觉传达设计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去向:可在广告设计类企事业单位、出版传媒机构、电子商务公司等部门机构从事相关设计、研究、制作、管理等工作。

2.环境设计(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环境设计理论知识较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能够胜任在环境设计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建筑室内外设计、景观园林设计等方面工作以及能在环境设计领域独立创业的高级应用型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环境艺术表现技法、居住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酒店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园林设计、展示设计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强调应用型教育,开展实践和创新教学;结合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真实项目课程。大力开展职业素质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实现培养应用型高素质设计人才的目标。

毕业去向:毕业后能够胜任在建筑装饰设计、室内设计、景观园林设计等企业以及房地产企业、城市规划部门从事项目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环境设计领域独立创业。

3.美术学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本专业绘画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和实践技能,理论知识较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在相关艺术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与艺术创作、策划、制作、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国画花鸟技法、国画山水技法、国画人物技法、风景写生、油画技法表现与创作、形式与构成基础、工艺美术技法与实训、中外美术史等。

专业特色:遵循“循序渐进、校地共建”的培养理念,紧密结合当今艺术发展潮流,大胆探索,错位争先,走应用型特色办学道路,以培养能从事教学与艺术创作、策划、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去向:毕业后能够在相关艺术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与艺术创作、策划、制作、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4.服装与服饰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服装与服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围绕服装设计、服饰配套设计、服装展示设计、服装工程、服装贸易等方向,为服装服饰企业、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政府相关部门或其他相关机构培养具有产品策划和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行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款式设计、服饰配套设计、女装纸样、男装纸样、女装工艺、男装工艺、服装立体裁剪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秉承“求是创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办学,建立了“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贸易管理教育相结合,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服装教学体系。

毕业去向:可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等从事服饰设计及服装设计教学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服装服饰款式设计、服装服饰制版推版、服装服饰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5.书法学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书法与绘画、文化的联系,注重传统文化修养,使学生对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篆刻艺术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充分掌握传统技法和基础理论,具备中国传统书法的基本功,有较强的综合素质的书法创作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技法,古代书论、中国古代书法史、书法论文写作、装裱艺术、刻字艺术、书法创作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与宿州市区“中国书法之乡”、 萧县“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相对接,成立了“中国书法之乡”——埇桥书法艺术研究所,在培养计划中侧重于书法临摹与创作的实践能力,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成绩突出。

毕业去向:可在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从事文博艺术管理、书法创作及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的策划工作;可在和书法有关的出版社、杂志社和报社作美术编辑;可在文化企业从事书法鉴定、文案策划、图文设计和创作研究工作;也可在中小学从事书法课程的教学。

联系人:吴晓沛 联系电话:0557-2871059(O)

体育学院

1.体育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各类学校胜任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理论基础较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胜任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课程标准分析)、篮球、体操、田径、武术、健美操、运动解剖学、运动训练学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与竞赛,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本专业实行“3.25+0.75”培养模式;同时学生可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及今后就业发展意向,选择不同专项,并按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接受人才培养。紧紧围绕“学历教育+体育特殊职业资格教育”,对学生进行多证书教育培养。

毕业去向:可从事中小学及幼儿园、大中专体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地方体育部门体育管理工作;城市健身俱乐部(健身会所)健身教练和社会指导员等工作。

2.休闲体育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社会体育、运动损伤与康复、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健身俱乐部(会所)及其他各类健身场所从事教学指导、科学健身、咨询策划、理疗康复、管理与经营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体育管理学、休闲产业与经济学、休闲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休闲体育活动策划与指导、体验式拓展训练、定向运动等。

专业特色:人们的健康需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更加迫切,而休闲体育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休闲体育专业设置就业前景广阔;培养计划中设置了社会体育、运动损伤与康复、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三个方向,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和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特点;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整合,提升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实习实训基地充足,能够充分开展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毕业去向:可到社区全民健身运动、体育旅游、户外运动、运动训练基地、医疗卫生系统、社区康复治疗、体育科研机构、大中型体育经纪公司、各类健身俱乐部和健身场馆等机构从事组织、管理、指导、咨询与营销等工作。

联系人:徐连军 联系电话:0557—2871050